香港環境(轉載自香港政府一站通)
香港與內地加強熱帶農業交流合作 Fri, 12 Sep 2025 00:00:00 +0800  漁農自然護理署與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簽署《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漁農自然護理署熱帶農業跨境合作備忘錄》,加強香港與內地在熱帶農業領域的交流合作,推動兩地業界邁向高質量和可持續發展。
在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見證下,漁護署署長黎堅明、熱科院副院長崔鵬偉簽署合作備忘錄。謝展寰表示,特區政府與熱科院以創新為驅動、以科技為引領,共同推進現代化農業建設,不但為本地農業發展注入科技動力,也為粵港澳大灣區乃至國家的農業可持續發展貢獻更大力量。
根據合作備忘錄,香港可參考熱科院在熱帶農業領域的先進技術和豐富經驗,加速本地農業現代化、提升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此外,合作備忘錄將深化兩地在熱帶農業領域的合作,透過建立溝通機制,加強人才交流與技術互鑑創新,促進熱帶農業領域的共同發展和互利共贏。
打擊非法棄置建築廢物成效顯著 Fri, 12 Sep 2025 00:00:00 +0800  環境保護署表示,近年打擊非法棄置建築廢物的工作有顯著成效。環保署感謝申訴專員公署主動調查報告的建議,會積極跟進,包括檢視如何加強執法,以及加強宣傳正確處理建築廢物。
公署今日發表非法棄置建築廢物問題及「好好斗」回收服務主動調查報告。環保署表示,報告肯定部門打擊非法棄置建築廢物工作的力度和成效,以及利用智慧科技協助執法的努力。
環保署指出,由政府清理的非法棄置建築廢物數量已由2017年高峰約9,000公噸大幅下降至2022年至2024年約1,000公噸,減少約89%。部分過往的非法棄置黑點,如旺角鴉蘭街和荃灣橫窩仔街一帶的非法棄置建築廢物數量減幅更超過90%。
報告建議一系列措施,進一步加強「好好斗」服務和打擊非法棄置建築廢物的成效。環保署表示,會循五大方向積極跟進,包括檢視如何就非法棄置建築廢物加強執法;加強宣傳正確處理建築廢物;檢討和加強「好好斗」服務以提升效率,包括擴展「智好斗」回收服務;改善「好好斗」流動應用程式及網頁;以及收集「好好斗」用戶意見,以改善服務。
環保署會繼續定期檢視監察攝錄系統的運作數據及相關情報,靈活調整系統分布;繼續在小型裝修工程和大廈維修活動頻繁的地區部署執法行動和開展宣傳工作,以期加強阻嚇力、提升執法效能及提高檢控成功率。
此外,環保署已與相關回收機構展開跟進工作,以盡快落實「好好斗」服務的優化措施,改善用戶體驗。
調景嶺智能回收箱遷址 Fri, 05 Sep 2025 00:00:00 +0800  環境保護署表示,位於將軍澳調景嶺澳景路維景灣畔三期商場內、一般稱為「綠在西貢墟---調景嶺站」的智能回收箱將於本月中遷往鄰近的都會駅商場運作。
環保署表示,注意到近日有傳媒及社區人士誤會署方結束上述地點的回收服務,擔心對該區居民參與分類回收可能造成不便。
環保署澄清,有關智能回收箱的遷移僅因現址租約期滿,故遷移至同區另一地點,繼續為市民提供便捷的回收服務。相關搬遷通告已張貼在該智能回收箱,以通知市民有關安排。
由於都會駅商場正進行內部裝修工程,環保署與管理處緊密聯繫,智能回收箱暫定本月15日投入服務。
環保署感謝市民支持,並呼籲大家繼續積極參與環保行動,共同為香港的環保事業作出貢獻。
此外,為進一步便利市民參與回收,「綠在西貢墟」本月16日起逢星期二及六早上在港鐵調景嶺站A2出口對出行人路增設回收流動點。市民也可前往附近位於健明邨的「綠在建明」或使用屋苑內的分類回收設施繼續參與乾淨回收。
香港中共抗戰遺址紀念牌匾揭牌 Fri, 05 Sep 2025 00:00:00 +0800  漁農自然護理署今日於馬鞍山郊野公園西貢企嶺下西沙路舉行香港中共抗戰遺址紀念牌匾揭牌儀式,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
揭牌儀式由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新界工作部副部長王卉、漁護署署長黎堅明等主禮。相關地區人士也有出席。
謝展寰致辭時表示,此次豎立紀念牌匾的地點---企嶺下,正是抗戰期間「秘密大營救」的重要渡海據點,抗日文化人士輾轉抵達企嶺下海灣,渡海撤離香港。
他強調,此次揭牌儀式意義非凡,既是紀念抗戰人士無懼犧牲,保家衞國的精神,也要讓更多市民和下一代認識這段重要歷史,從中領略歷史智慧和民族精神。
漁護署在位於郊野公園九個地點的香港中共抗戰遺址設置紀念牌匾,讓市民透過這些抗戰遺址,深入了解先烈在抗戰期間的事蹟,感受他們英勇不屈的意志,共同傳承愛國精神。
出售大埔用地作電動車高速充電站 Fri, 05 Sep 2025 00:00:00 +0800  政府今日公開招標出售一幅位於新界廣福道1M和1N號的大埔市地段第264號用地作電動車高速充電站用途,11月14日截標。是次出售的地段地盤面積683.8平方米,指定作電動車高速充電站用途。招標詳情同日刊憲。
政府宣布在2035年或以前停止新登記燃油私家車。為配合電動車持續增長帶來的充電需求,當局致力擴展高速充電網絡供不同類型的電動車充電,並於去年公開招標出售首兩幅分別位於九龍東和新界東的油站用地作電動車高速充電站用途。
政府會視乎實際市場需要,適時揀選合適油站用地以轉型為高速充電站。
月全食下月7日出現 Fri, 22 Aug 2025 00:00:00 +0800  謝展寰訪京 Tue, 19 Aug 2025 00:00:00 +0800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今日啟程訪問北京,環境保護署署長徐浩光、氣候變化專員李學賢隨行。
訪京期間,謝展寰將拜訪國家生態環境部和國家電網有限公司,也會參觀國家充電設施監測服務平台和北京電力交易中心,了解國家電動車充電網絡和電力市場的最新發展。
謝展寰周四返港。他離港期間,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兼任環境及生態局局長。
復育名種 創科惠農 Sun, 17 Aug 2025 00:00:00 +0800  位於上水鄉郊的大龍實驗農場,種有黃皮紅肉的有機西瓜品種「黛安娜」和各式有機蔬果,也有本地稻米品種「花腰仔」等具本土特色的農產品。
這裏是全港唯一一個由政府負責運作的實驗農場,漁農自然護理署在此研發和試驗適合本地環境的生產技術和作物品種,為本地農業升級轉型提供支援。
善用科技
大龍實驗農場除了向農民推介優良品種,也會推廣現代化生產技術,以提升生產力和產品質量。農民也可借用這裏的農用機械,減少農務的人力需求。
此外,大龍農場設有環控溫室,示範採用智能技術控制澆水量和室溫。
漁護署農業主任張栢然說,大龍農場更與本地科研機構和大專院校合作,測試生產技術和模式,例如與物流及供應鏈多元技術研發中心合作研發手機應用程式,利用人工智能和照片辨識技術,診斷作物的病蟲害,以便及早發現和處理。
本地特色
本港食物供應主要依賴進口,本地農產品多為補足需求,因此本地農業一般以精耕細作的方法,主力生產高價值作物。
有見及此,漁護署希望透過復育有特色或具本地歷史背景的農作物品種,為農產品提供賣點,以吸引消費者,署方近年復育的品種,便包括鶴藪白菜和「花腰仔」。
其中,在環控溫室內種植的「花腰仔」,是漁護署2019年將寄存在國際種子銀行的種子帶回香港後,成功在大龍農場復育,並向農民推廣的品種,使本地優質稻米重返市場,讓市民有機會品嘗。
政策支援
利用高新科技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是全球大趨勢,不單可減少對人力的依賴,也有助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挑戰。
為推動本地漁農業升級轉型,政府2023年推出漁農業可持續發展藍圖,提出八大發展範疇和具體措施,包括提供財政支援、技術支援、改善營銷環境等措施,並提出發展農業園、都市農業等,希望協助業界邁向現代化和可持續發展。
財政支援方面,漁護署透過十億元的農業持續發展基金,協助本地農業轉型至可持續和高增值的作業模式,提高業界整體競爭力。基金並設有農場改善計劃,資助農戶購置新型機械和設備。除協助農民提高生產力,署方也積極向消費者推廣本地漁農產品。
漁護署農業主任潘嘉欣表示,署方計劃於2025至26年內建立一個安全、低碳、優質,涵蓋各類本地漁農產品的新品牌。新品牌會為漁農產品建立生產標準、養殖方法、認證、溯源制度等,以確保品質達標。
全國生態日啟動禮舉行 Fri, 15 Aug 2025 00:00:00 +0800  特區政府今日舉辦2025年全國生態日啟動禮暨研討會,為一系列環保及生態保育活動揭開序幕。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教育科技部副部長葉水球為啟動禮主禮。
卓永興致辭時說,今年全國生態日適逢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20周年,意義更為特別。特區政府高度重視國家生態文明的倡議,致力推動社會綠色轉型、保育生態,並加強與內地合作,建設美麗中國、美麗香港。
啟動禮上,漁農自然護理署與深圳市海洋發展局簽署《大型水生野生動物聯合救護機制工作備忘錄》,深化兩地大型水生野生動物救護協作、加強經驗和技術交流,以提升港深毗鄰水域生態安全。
內地及香港的政府與非政府機構代表、學者和專家,在活動中獲邀就生態文明理念及保育工作進行交流。
政府及非政府機構今日至下月28日推出多項活動及優惠,讓市民一同響應及參與第三屆全國生態日,詳情已上載鄉郊保育辦公室網站、漁護署生物多樣性資訊站和其他參與組織的網頁和社交媒體平台。
逾千餐飲店參與非塑膠容器計劃 Fri, 15 Aug 2025 00:00:00 +0800  環境保護署今日推出非塑膠容器試驗計劃,公開招募本地餐飲業界試用各類非塑膠容器,並就產品的功能表現提供意見。近百個餐飲品牌逾一千間分店和近30家餐具供應商率先參與。
參與試驗計劃的供應商會提供優惠,鼓勵餐飲業界試行並按各自情況逐步擴大使用非塑膠容器,而非等待完美替代品出現才轉用。此外,試驗計劃也可收集更全面的應用數據,協助優化產品設計和供應鏈。
環保署會持續招募本地餐飲業界和非塑膠容器供應商加入試驗計劃,參與試用紙、竹漿、甘蔗渣等不同材質的非塑膠容器,並按不同場景的實際運作情況和產品表現提供意見。
環保署會持續整合數據和業界意見,供餐飲業界和餐具供應商參考。
全力應對善後 減低暴雨影響 Thu, 14 Aug 2025 00:00:00 +0800  受熱帶氣旋「楊柳」的外圍雨帶影響,黑色暴雨警告信號今日早上生效,多區因暴雨水浸。政府各部門全力應對和善後,減低惡劣天氣對市民的影響,並向有需要市民提供適切支援。
政府緊急事故監察及支援中心在信號發出後隨即投入運作,各相關部門的首長級人員實時密切監察各區情況,統籌協調各部門處理水浸、山泥傾瀉、塌樹、道路阻塞等。
渠務署今早6時35分啟動緊急事故控制中心,派遣110隊緊急應變隊伍,動員約410人和多部強力排水機械人處理市民求助,清理水浸,重複巡查和清理全港約240個因淤塞而容易水浸地點,截至下午5時已確認六宗水浸個案,全部於一至兩小時內完成處理和清除積水,受水浸影響的道路已回復正常運作。
土力工程處於天文台發出山泥傾瀉警告後,迅速啟動緊急控制中心。截至下午6時,土力工程處接獲三宗位於鴨脷洲、荃灣和大嶼山的山泥傾瀉報告,已安排人員視察。
黑色暴雨警告信號生效期間,位於屯門的新界西堆填區和曾咀靈灰安置所附近馬路水浸,並有樹木倒塌。環境保護署即時安排人員清理堵塞的雨水渠和移除塌樹。環保署位於深水角的北大嶼山廢物轉運站部分範圍也出現水浸,磅橋一度單線雙程運作。該署派員檢查渠道和加開水泵,迅速使轉運站回復正常運作。
消防處截至下午2時共處理13宗有人被困升降機報告、36宗自動報火警系統報告、六宗樹木倒塌報告、一宗山泥傾瀉報告,以及四宗水浸事故報告。
路政署轄下市區和新界緊急控制中心在黑色暴雨警告信號生效後迅速啟動,協調處理緊急道路事故的工作,包括與土力工程處協作,在南區發生山泥傾瀉的位置清理山泥。該署也與渠務署協作,在各區水浸路段迅速清理被泥水和雜物堵塞的路旁集水溝,並即時重開受影響路段。
運輸署緊急事故交通協調中心在黑色暴雨警告信號生效期間提升級別,密切監察全港各區主要幹道、隧道、橋樑等重要道路的交通和運輸情況。協調中心加快評估暴雨對交通造成的影響,並與相關部門和公共運輸服務營辦商緊密溝通,督導和協調公共運輸服務。
暴雨期間,前線警務人員堅守崗位,封鎖高危區域和協助受困市民撤離,也密切監察交通狀况,協助處理因水浸被困的車輛,以及清理淤塞渠口,疏導交通。
民政事務總署開放11個臨時庇護中心供有需要市民入住。該署緊急事故協調中心即時運作,協調各區工作和傳遞信息,迅速跟進各項緊急事故報告。各區民政事務處啟動相關應對工作,包括協調其他部門和機構支援,並動員區議員、地區三會委員,以及地區服務及關愛隊伍,向區內易受水浸影響的居民發放最新天氣資訊。
房屋署聯絡中心在暴雨期間啟動。截至下午4時,中心收到13宗住戶查詢,已迅速提供協助。黑色暴雨警告信號生效期間,該署接獲五宗轄下工地附近斜坡或渠道雨水湧入的報告。工程團隊迅速跟進,並在安全情況下安排工人協助,將地盤積水排進附近沙井,以免湧出馬路。
食環署加強公布誘蚊器指數 Fri, 08 Aug 2025 00:00:00 +0800  食物環境衞生署宣布,會加強資訊發放,並強化蚊患防控措施,進一步降低基孔肯雅熱的傳播風險。
除了定期在部門網頁公布白紋伊蚊誘蚊器指數,該署將在新聞公報和社交媒體盡快發放最新的白紋伊蚊誘蚊器指數,讓市民更快掌握蚊患情況。
此外,該署會將原先在分區誘蚊器指數達20%時啟動的強化控蚊工作,擴展至指數介乎10%至20%的區域。
具體而言,食環署會詳細評估有關區域的風險,找出蚊患較嚴重的地點,再與有關部門及持份者進行密集、具針對性的控蚊工作,又會通知附近屋苑,建議管理公司和住戶提高警覺,共同採取防蚊滅蚊措施。
另一方面,衞生防護中心今日錄得一宗新增基孔肯雅熱輸入個案和一宗可能個案。
輸入個案的66歲女患者患有長期病,居於葵青區。她上月24日至本月5日獨自到廣東省佛山市探親,本月6日發燒、出現皮疹和關節痛,昨日到仁濟醫院急症室求診,同日入院,現時情況穩定。
另一宗可能個案涉及一名過往健康良好的22歲女子,居於東區。她上月16日至本月4日曾到馬達加斯加、毛里求斯和馬來西亞,本月4日返抵香港。她報稱在馬達加斯加旅遊期間曾被蚊叮咬,之後發燒、頭痛和多處關節痛,四肢出疹。她回港前已經退燒,本月4日因關節痛到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急症室求診,翌日入院,昨日出院。
病人本月4日採集的血液樣本對核酸檢測呈陰性反應,而於本月5日採集的血液樣本經檢驗後,則證實對基孔肯亞熱病毒免疫球蛋白M(IgM)抗體呈陽性反應,顯示個案可能屬於已康復個案。防護中心下周會安排第二次抗體檢驗。響應全國生態日 多項活動推出 Fri, 08 Aug 2025 00:00:00 +0800  為響應8月15日全國生態日,香港濕地公園當日免費開放,場內提供免費公眾導賞團。特區政府與非政府機構在當日至下月28日也會推出多項特別活動和優惠,特區政府呼籲市民踴躍參加。
市民在8月15日透過「綠綠賞」手機應用程式,或在環境保護署轄下「綠在區區」回收環保站和回收便利點可以81.5%所需的「綠綠賞」積分兌換心儀禮品或電子禮券,實體超市現金券和餐飲美食禮券除外。
環境及生態局轄下鄉郊保育辦公室下月9日至17日在荃灣荃新天地二期中庭舉行全國生態日專題展覽,通過不同展品和互動遊戲提高公眾對香港自然保育及環境保護的認識和關注。
此外,漁農自然護理署會在城門郊野公園、獅子會自然教育中心舉辦四場生態導賞團,也會在大埔滘自然護理區與公眾分享觀賞螢火蟲的要點,讓市民探索本地野生動物,認識香港美麗又獨特的自然生態。
超過30間非政府機構會提供一系列特別活動和優惠,包括免費開放設施、提供免費生態導賞團、夜間導賞、工作坊和講座等。
國家自2023年起將每年8月15日定為全國生態日,以提高社會生態文明和環境保護意識,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理念。
遭雨災農戶漁民可申請救援基金 Wed, 06 Aug 2025 00:00:00 +0800  漁農自然護理署宣布,因近日雨災而導致嚴重損失的本地農戶和漁民,明日起可申請緊急救援基金。農戶和漁民遞交申請的截止日期分別為本月15日和下月17日。
據漁護署初步調查,約300公頃新界農地及一些漁船受是次雨災影響,均有不同程度損毀。當局會根據既定準則,從救援基金發放援助金予受影響的合資格農戶和漁民。
農戶若要申請緊急救援基金,可前往元朗橋樂坊2號元朗政府合署5樓漁護署農業推廣辦事處或於網上遞交申請。早前因受颱風「韋帕」影響並已遞交申請的農戶無須就是次雨災再次遞交申請,部門會一併評估損毀情況。查詢可致電2476 2424。
受影響漁民則可前往九龍長沙灣道303號長沙灣政府合署8樓825室漁護署聯絡及市場組或於網上遞交申請。查詢可致電2150 7099。
7月多雨 較正常炎熱 Mon, 04 Aug 2025 00:00:00 +0800  天文台表示,受熱帶氣旋「丹娜絲」殘餘雨帶、颱風「韋帕」,以及數道低壓槽和活躍西南季候風相關驟雨影響,上月香港迎來較顯著降雨。上月20日「韋帕」襲港期間,天文台發出十號颶風信號。
上月總雨量為601.7毫米,較正常值高約56%。然而,由於上半年雨量遠低於正常,本年首七個月累積雨量只有1,046.1毫米,較同期正常值少約29%。
上月也較正常炎熱,平均最高氣溫32.4度,較正常值高0.8度,是有紀錄以來7月份的其中一個第九高。另外,上月平均氣溫29.5度,較正常值高0.6度。天文台上月7日錄得最高氣溫34.3度,是有紀錄以來最熱的小暑。
「韋帕」上月20日近中午時分在天文台以南約60公里掠過,日間多處地區吹暴風至颶風,當日香港普遍錄得逾70毫米雨量,部分地區雨量更超過200毫米。
上月29日,天文台發出本年首個黑色暴雨警告信號。
月內有八個熱帶氣旋影響南海及北太平洋西部。
謝展寰視察基孔肯雅熱預防工作 Fri, 01 Aug 2025 00:00:00 +0800  因應近日基孔肯雅熱的情況,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今早到將軍澳寶林邨、寶翠公園和附近一帶,視察地區加強預防基孔肯雅熱的工作。環境局下午也就防治蚊蟲事宜與業界代表會面。
謝展寰視察的監察地區曾於5月錄得誘蚊器指數達第三級警戒級別,代表白紋伊蚊分布廣泛。食物環境衞生署連同相關部門和持份者持續在各自管轄範圍內加強防蚊滅蚊工作。該監察地區的誘蚊器指數在6月和7月回落至較低的第二級別。
環境局副局長黃淑嫻連同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人員和食環署人員今日下午與業界代表會面。來自物業管理、餐飲、建造、酒店等業界的18個組織或機構參與。
衞生防護中心人員在會上向與會者介紹基孔肯雅熱最新情況、香港以外地方的情況、內地與香港聯防聯控工作,以及香港的風險評估、口岸防控、應急準備、宣傳教育等工作。
為防範基孔肯雅熱的傳播,食環署積極採取防控蚊患措施,包括在風險較高的地點採取防蚊滅蚊行動,加強巡查建築地盤、工地、私人住宅、公共屋邨、公園等,鼓勵居民參與滅蚊運動,並加強公眾教育及宣傳等。
綠綠賞計劃明年4月全面電子化 Fri, 25 Jul 2025 00:00:00 +0800  環境保護署宣布,「綠綠賞」電子積分計劃明年4月1日全面電子化。市民將不用前往「綠在區區」換領只有十多種類的禮品,而可透過「綠綠賞」手機應用程式,在超過500間超級市場和零售商店兌換禮品,或換取免費港鐵車票和本地生態遊。
現時「綠綠賞」約106萬個用戶中,87%使用手機應用程式,這些市民可無縫過渡至全面電子化。為鼓勵仍在使用「綠綠賞」實體積分卡的市民轉用手機應用程式,環境保會推出暑期優惠,凡於下月1日至9月30日期間交回積分卡轉用手機應用程式,可獲額外50分「綠綠賞」電子積分。
「綠在區區」繼續提供實體禮品供兌換至明年第一季,實體積分卡明年4月1日後才會停止使用。「綠在區區」職員會協助有需要市民安裝手機應用程式,並示範如何使用電子積分兌換功能。至於沒有智能手機的市民,現有實體積分卡不會被取消,他們可在指定「綠在區區」地點登記,繼續以實體積分卡的積分換領禮品。
全面電子化後,市民仍可以「綠綠賞」積分捐贈慈善機構。
有關「綠綠賞」電子積分計劃及相關統計數字,包括「綠在區區」過去數年最受用戶歡迎的五大禮品,以及「綠在區區」回收物總量,可參看附件。
擬就跨性別人士使用公廁裁決上訴 Thu, 24 Jul 2025 00:00:00 +0800  就原訟法庭頒下有關《公廁(行為及舉止)規例》男女分隔相關條文的司法覆核裁決,環境及生態局表示,政府正仔細研究判詞並徵詢法律意見,考慮提出上訴。現時,巿民必須繼續按男女分隔原則進入公廁,以免觸犯法律。
環境及生態局指,根據《公廁(行為及舉止)規例》設立遵行男女分隔原則的公廁,旨在保障市民私隱和使用公廁時的安全,以及反映社會規範和期望,此安排一直獲社會廣泛接受。
現時,食物環境衞生署轄下公廁分為男女分隔公廁和無分性別公廁。男女分隔公廁根據《公廁(行為及舉止)規例》遵行男女分隔原則執行分隔規定。目前達總數約一半的男女分隔公廁附近設有無分性別公廁,包括暢通易達洗手間和通用洗手間,以供各界人士,包括跨性別人士使用。
就是次司法覆核,原訟法庭裁決《公廁(行為及舉止)規例》下與男女分隔相關條文須撤銷,並暫緩執行該命令12個月,讓政府處理患有性別認同障礙的跨性別人士使用食環署公廁的事宜。
謝展寰深圳考察充電基礎設施 Thu, 24 Jul 2025 00:00:00 +0800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今日到深圳考察充電基礎設施,包括蓮花山超級充電站,以及福田區委大院人民政府停車場光儲充示範樣板點。
謝展寰首先到訪華為數字能源技術有限公司,了解該企業在電動車超級充電、儲能、電動車自動充電等領域的最新發展,以及向市場提供的最新減碳方案。
其後,謝展寰拜訪深圳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與委員會領導和新能源企業代表進行座談交流,了解當地充電基礎設施最新發展。
謝展寰表示,深圳在電動車充電設施的最新發展情況和成功經驗對香港具參考價值,為香港未來發展充電設施開拓思路。他期望港深兩地繼續加強交流和合作,共同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生態文明建設和區域綠色低碳發展。
下午,謝展寰考察蓮花山超級充電站。該充電站為集合「光儲超充、車網互動」於一體的公共超充示範站,最大充電功率達600千瓦,並支持大功率向電網反向放電。
謝展寰隨後參觀福田區委大院人民政府停車場光儲充示範樣板點,項目集智慧低碳、高效節能、建築美學於一體,配備液冷超充系統和智能儲能系統,年均太陽能發電量達50萬千瓦時。
謝展寰傍晚返港。
受颱風影響農戶可申請救援基金 Mon, 21 Jul 2025 00:00:00 +0800  受近日颱風韋帕影響導致嚴重損失的本地農戶可於明日至本月30日向漁農自然護理署登記申請緊急救援基金。
根據漁護署初步調查,約300公頃新界農地受颱風韋帕影響。當局會按既定準則,從救援基金向受影響農戶發放援助金。
受影響農戶若申請緊急救援基金,可親身前往元朗橋樂坊2號元朗政府合署5樓漁護署農業推廣辦事處登記,或於網上遞交申請。查詢可致電2476 2424。